這一天我們這樣玩。
2016/10/09 DAY2
首先我們需要坐地鐵到上環下車。
走的路線有很多種,
我們選擇一路向上~
穿越香港電影會出現的街道,
爬上階梯。
看到這個路口就代表你成功了!
我們8點抵達,
已經跟戰場一樣了。
三人不可避免的跟別人併桌,
坐定之後會給你一張點菜紀錄單,
並開始送上餐具,
這個時候需要把餐具通通丟進大碗裡,
再倒入熱茶洗一遍,
洗完的茶碗會收走,
並送上點的一壺茶,
我們選擇的是香片,
併桌的同桌客人有些人喝普洱茶,
喝完只需要將蓋子反蓋就會有人再拿熱茶來加滿回沖。
只要餐點小車一推出來,
全部都會變成這個樣子。
過往都是小車會推到桌旁,
選好你要的食物拿紀錄單讓服務員蓋章。
但是隨著生意越來越好,
人潮越來越多,
為了讓自己可以吃到想要的餐點,
大家就會在小車一走出廚房的時候,
就拿著紀錄單一擁而上,
再拿著滿滿的食物和紀錄單回桌享用。
其實後來我們也不太知道自己到底吃了哪些,
一直處在文化震撼中,
出征拿回的食物也沒心思拍照就直接下肚了。
感受這種香港氣氛都來不及了。
香港的蝦子真的都好好吃!
不管是蒸的、炸的、炒的,
只要吃到蝦子永遠都是滿足!
身為香港傳統老店,
蓮香樓受到一定程度香港人的喜愛,
這次同桌的客人有自己一位帶著報紙來喝茶的老先生,
一邊看報一邊喝茶,
報紙看完了才從經過的小車上選了一盅臘味褒飯;
另一位帶著報紙來喝茶的中年大叔,
聽到地陪跟我們講中文,
轉身又跟服務員說粵語,
好奇地跟我們攀談問問我們從哪裡來,
聽到台灣兩個字他的話匣子就開了,
一直跟我們推薦蓮香樓好吃的馬拉糕,
只是我們真的太飽吃不下了;
另外一對夫妻則是丈夫坐下就開始喝茶看報,
妻子則帶著點菜紀錄單追著小車拿回丈夫喜歡吃的食物。
在台灣的飲食文化裡,
吃飯不喜歡和人併桌,
隨著這幾年台灣服務業的服務型態改變,
越來越多人喜歡坐著吃飯讓服務員將一切都處理好,
但是在蓮香樓這些都看不到,
但可以看到香港人的早茶文化,
很特別。
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
吃完早茶我們到香港大學去。
大概是因為自己的大學長的太醜沒特色,
總是羨慕別人的大學又大又漂亮,
建築物又充滿故事,
所以我特別喜歡逛別人的大學。
香港大學建立於英國殖民時期的1912年,
在2012年迎接百年校慶時有許多活動,
香港大學在香港當地偏向研究型大學,
課程為全英文授課,
跟台灣某些大學很像,
許多傑出校友都會回饋母校捐贈興建大樓,
在這裡也可以看到許多教學大學冠上某些人的姓名。
隨著地鐵的開通,
現在到香港大學去很方便,
而且因為校區在半山腰,
過往需要爬山上學,
現在地鐵的電梯可以直接把你送到山上,
只需要往下走慢慢逛,
節省許多體力。
香港大學裡就有Starbucks,
品項跟台灣賣得差不多,
只是自助台多了肉桂粉、可可粉,
可以依照個人口味添加。
如果有機會來,
可以買杯咖啡慢慢逛逛校園,
可以很放鬆。
不過我們來訪的時候是星期天,
沒有太多學生,
若是平日來訪請降低音量避免影響上課。
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
接近午餐時間我們到銅鑼灣去。
本來就打算隨走隨看,
但是因為早上的蓮香樓真的太飽,
所以決定吃簡單點,
也沒有找資料只是隨意拐進一間店。鴛鴦奶茶
山頂纜車排隊上下山耗費我們太多體力了,
下纜車坐到15C巴士之後整個人呈現放空的狀態,
天星小輪也讓人懶得拍照了。
碼頭標示的很清楚,
用八達通就可以輕鬆搭乘。
有坐過旗津渡輪的人應該不陌生,
不過天星小輪的船更大更舒適些,
我們選擇待在船艙內欣賞維多利亞港的景色,
也有許多人會到甲板上,
不過身為高雄人,
甲板上的油味實在太熟悉太不喜歡了!
哈哈!
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
在維多利亞港遇到了富豪雪糕車,
是我不會再吃一次的雪糕,
我比較喜歡麥當勞的霜淇淋。
接著坐車回廟街,
一走進路口就有人上前搶生意,
不過這大概就是特色吧。
興記煲仔飯有許多店面,
每間味道都一樣,
就剛好找有位子的那間店面就可以了。
從路邊起家到有店面,
完全就是有多少空間就擺多少桌子,
我們的座位就被安排在一個不知如何形容的地方,
像是走廊但又是狹窄的走廊,
擺張桌子再加上三張椅子,
除了送餐其他人也沒辦法從這邊走過去。
也因為空間真的太擠,
連上餐之後都不想拍照,
只想趕快吃完走人。
煲仔飯隨著配料不同價格也不同,
我們這次點了:
臘腸滑雞煲仔飯HKD$39、鳳爪排骨煲仔飯HKD$39、肉餅煲仔飯HKD$41,
煲仔飯的吃法是上餐後,
利用紙把蓋子打開,
淋上桌上的醬汁,
再把蓋子蓋回去等待幾秒鐘,
再開蓋攪拌均勻之後吃。
煲仔飯用炭火烹煮,
所以可以聞到陣陣的炭火香,
最下面的飯也會變成鍋巴,
加上剛淋上去的醬汁,
真的很香很好吃。
不過要特別注意鍋子和蓋子都很燙,
移動的時候要利用黏在蓋子上的紙張,
才不會被燙到。
吃的時候也不能太心急,
煲仔飯吃到最後一口都會是燙的,
要特別小心囉!
興記另外很有名的是蠔餅,
但是我們都不吃蚵仔,
所以這個跳過。
許多香港人會喜歡到興記點一個煲仔飯配上其他熱炒菜,
只是我們一人一個煲仔飯就覺得好飽,
沒辦法再吃下其他的菜了,
只好下次再來,
只是環境、座位真的不舒服。
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
吃飽後可以順便逛逛廟街,
同樣是香港電影中非常有名的場景,
旁邊也有許多大排檔,
生意也都不錯,
有機會真的可以來體驗看看。
第二天結束是惠康超市採購。
2016/10/09 DAY2
飯店 → 蓮香樓(上環)→ 香港大學 → 聰嫂甜品(銅鑼灣) → 太平山夜景 → 天星小輪 → 維多利亞港 → 興記煲仔飯 → 廟街 → 飯店
為了吃香港早茶我們真的是早早出門,
這一天有香港地陪,
在她的建議下我們希望避開早上9點以後的用餐人潮,
走的路線有很多種,
我們選擇一路向上~
穿越香港電影會出現的街道,
爬上階梯。
看到這個路口就代表你成功了!
我們8點抵達,
已經跟戰場一樣了。
三人不可避免的跟別人併桌,
坐定之後會給你一張點菜紀錄單,
並開始送上餐具,
這個時候需要把餐具通通丟進大碗裡,
再倒入熱茶洗一遍,
洗完的茶碗會收走,
並送上點的一壺茶,
我們選擇的是香片,
併桌的同桌客人有些人喝普洱茶,
喝完只需要將蓋子反蓋就會有人再拿熱茶來加滿回沖。
只要餐點小車一推出來,
全部都會變成這個樣子。
過往都是小車會推到桌旁,
選好你要的食物拿紀錄單讓服務員蓋章。
但是隨著生意越來越好,
人潮越來越多,
為了讓自己可以吃到想要的餐點,
大家就會在小車一走出廚房的時候,
就拿著紀錄單一擁而上,
再拿著滿滿的食物和紀錄單回桌享用。
其實後來我們也不太知道自己到底吃了哪些,
一直處在文化震撼中,
出征拿回的食物也沒心思拍照就直接下肚了。
感受這種香港氣氛都來不及了。
香港的蝦子真的都好好吃!
不管是蒸的、炸的、炒的,
只要吃到蝦子永遠都是滿足!
身為香港傳統老店,
蓮香樓受到一定程度香港人的喜愛,
這次同桌的客人有自己一位帶著報紙來喝茶的老先生,
一邊看報一邊喝茶,
報紙看完了才從經過的小車上選了一盅臘味褒飯;
另一位帶著報紙來喝茶的中年大叔,
聽到地陪跟我們講中文,
轉身又跟服務員說粵語,
好奇地跟我們攀談問問我們從哪裡來,
聽到台灣兩個字他的話匣子就開了,
一直跟我們推薦蓮香樓好吃的馬拉糕,
只是我們真的太飽吃不下了;
另外一對夫妻則是丈夫坐下就開始喝茶看報,
妻子則帶著點菜紀錄單追著小車拿回丈夫喜歡吃的食物。
在台灣的飲食文化裡,
吃飯不喜歡和人併桌,
隨著這幾年台灣服務業的服務型態改變,
越來越多人喜歡坐著吃飯讓服務員將一切都處理好,
但是在蓮香樓這些都看不到,
但可以看到香港人的早茶文化,
很特別。
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
吃完早茶我們到香港大學去。
大概是因為
總是羨慕別人的大學又大又漂亮,
建築物又充滿故事,
所以我特別喜歡逛別人的大學。
香港大學建立於英國殖民時期的1912年,
在2012年迎接百年校慶時有許多活動,
香港大學在香港當地偏向研究型大學,
課程為全英文授課,
跟台灣某些大學很像,
許多傑出校友都會回饋母校捐贈興建大樓,
在這裡也可以看到許多教學大學冠上某些人的姓名。
隨著地鐵的開通,
現在到香港大學去很方便,
而且因為校區在半山腰,
過往需要爬山上學,
現在地鐵的電梯可以直接把你送到山上,
只需要往下走慢慢逛,
節省許多體力。
香港大學裡就有Starbucks,
品項跟台灣賣得差不多,
只是自助台多了肉桂粉、可可粉,
可以依照個人口味添加。
如果有機會來,
可以買杯咖啡慢慢逛逛校園,
可以很放鬆。
不過我們來訪的時候是星期天,
沒有太多學生,
若是平日來訪請降低音量避免影響上課。
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
接近午餐時間我們到銅鑼灣去。
本來就打算隨走隨看,
但是因為早上的蓮香樓真的太飽,
所以決定吃簡單點,
也沒有找資料只是隨意拐進一間店。鴛鴦奶茶
鴛鴦奶茶
花生豬扒包
凍檸茶、冰火菠蘿油
有看到後面的水杯裡放著叉子和刀子嗎?
其實是因為連香港地陪都搞不清楚,
那杯水到底是要給我們喝還是洗餐具的,
保險起見就先通通丟進去洗一遍。
因為我實在太好奇,
所以跟香港地陪出現了以下對話:
Q:為什麼香港人的餐具會需要先用茶洗一遍呢?
A:因為香港人洗完餐具不像台灣會用烘碗機烘乾,或是像其他國家拿乾淨的布擦乾,所以當洗完的餐具疊在一起,要用之前為了讓自己吃得安心還是用熱茶洗過一遍,去油去水漬。
其實這一餐另外還有一個法蘭西多士,
還沒拍照就被吃光了,
因為實在太香忍不住誘惑,
吃完根本超罪惡!
店名和價錢完全不記得,
幸運的我們誤打誤撞吃到了一間好店!
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
吃飽喝足繼續逛街,
接著要搭叮叮車從銅鑼灣到銀行街,
我們要去山頂纜車排隊,
準備看遠近馳名的太平山夜景囉!
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
下纜車坐到15C巴士之後整個人呈現放空的狀態,
天星小輪也讓人懶得拍照了。
碼頭標示的很清楚,
用八達通就可以輕鬆搭乘。
有坐過旗津渡輪的人應該不陌生,
不過天星小輪的船更大更舒適些,
我們選擇待在船艙內欣賞維多利亞港的景色,
也有許多人會到甲板上,
不過身為高雄人,
甲板上的油味實在太熟悉太不喜歡了!
哈哈!
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
在維多利亞港遇到了富豪雪糕車,
是我不會再吃一次的雪糕,
我比較喜歡麥當勞的霜淇淋。
接著坐車回廟街,
一走進路口就有人上前搶生意,
不過這大概就是特色吧。
興記煲仔飯有許多店面,
每間味道都一樣,
就剛好找有位子的那間店面就可以了。
從路邊起家到有店面,
完全就是有多少空間就擺多少桌子,
我們的座位就被安排在一個不知如何形容的地方,
像是走廊但又是狹窄的走廊,
擺張桌子再加上三張椅子,
除了送餐其他人也沒辦法從這邊走過去。
也因為空間真的太擠,
連上餐之後都不想拍照,
只想趕快吃完走人。
煲仔飯隨著配料不同價格也不同,
我們這次點了:
臘腸滑雞煲仔飯HKD$39、鳳爪排骨煲仔飯HKD$39、肉餅煲仔飯HKD$41,
煲仔飯的吃法是上餐後,
利用紙把蓋子打開,
淋上桌上的醬汁,
再把蓋子蓋回去等待幾秒鐘,
再開蓋攪拌均勻之後吃。
煲仔飯用炭火烹煮,
所以可以聞到陣陣的炭火香,
最下面的飯也會變成鍋巴,
加上剛淋上去的醬汁,
真的很香很好吃。
不過要特別注意鍋子和蓋子都很燙,
移動的時候要利用黏在蓋子上的紙張,
才不會被燙到。
吃的時候也不能太心急,
煲仔飯吃到最後一口都會是燙的,
要特別小心囉!
興記另外很有名的是蠔餅,
但是我們都不吃蚵仔,
所以這個跳過。
許多香港人會喜歡到興記點一個煲仔飯配上其他熱炒菜,
只是我們一人一個煲仔飯就覺得好飽,
沒辦法再吃下其他的菜了,
只好下次再來,
只是環境、座位真的不舒服。
----- ----- ----- ----- -----
吃飽後可以順便逛逛廟街,
同樣是香港電影中非常有名的場景,
旁邊也有許多大排檔,
生意也都不錯,
有機會真的可以來體驗看看。
第二天結束是惠康超市採購。
留言
張貼留言